青少年偷窃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儿童安全 > 内容
青少年偷窃

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孩子偷窃行为的教育应着重于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通常来说,以下4种教育法则可及时控制孩子的偷窃行为:

法则之一、家长的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好玩而自己没有”,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法则之二、如果是因为“别人也偷拿过我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报复地偷别人的东西,那么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法则之三、如果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虑他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好的和应当受到谴责的。

1、偷东西来满足心理需求

有的孩子偷东西,并不是喜欢东西本身,而是喜欢偷东西时候带来的刺激:害怕被发现时的状态导致肾上激素升高,会让孩子感到兴奋;偷东西没有被发现的成就感;破坏别人东西的满足感;甚至是在偷东西的时候,会有减压的感受了;

2、孩子想要得到某些东西

①父母管得太严

当父母对孩子控制的比较严,父母觉得不好的东西,就不允许孩子有,当物质一直没办法准确满足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偷的情况。

②父母管得太松

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物欲得到纵容,会让孩子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当遇到别人有自己却没办法拥有的情况时,孩子会选择偷。

3、身边人的影响

身边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影响一般是父母和孩子的小伙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是给孩子传递最基本的道德、思想、习惯等方面的老师。当父母有一些偷东西、不道德的行为时,孩子会很容易受到影响。不过,也有很多孩子是因为身边的朋友有偷东西的行为,如果孩子道德感不强的话,很容易跟对方一起去做偷窃的行为,并且还会以“偷”为傲。

1、做好正确引导

在平时进行教育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想要一件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如果喜欢他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他人的同意后,自己才能去“拿”,否则就是“偷窃”行为。

这是一种坏习惯,不但让自己走上邪路,还会被别人瞧不起,成为一生的污点,一旦“偷窃”数量较大,达到规定的年龄后,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一旦看到孩子的行为比较奇怪,可能是心里有占有的想法,但还没有实施这种行为,也可能是存在其他的情况,这时要耐心的听孩子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再判断事情的具体性质,不要急于做出“偷窃”的结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他感到恐惧,往往不愿说出事情的真相,可能因为压力太大,从而让事态更加恶化。

第一种,自支自用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不认为是父母创造了孩子,而是孩子创造了父母。一对男女只有生了孩子才能成为父母,是孩子给我们颁发了“父母”这个头衔。

所以孩子会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我的,所以他们的东西也是我的,我拿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有些家长经常说:“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我们的东西以后全是你的------”

第二,预支自用

每当过年的时候,父母长辈喜欢给孙子巨额的压岁钱,父母一般会借着代管的名义扣押这笔款项。孩子会认为那是我的钱,我有权力支配和使用,父母觉得孩子小,不能支配那么多钱。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拿,一旦被发现,就会理直气壮:我预支我自己的钱不可以吗?

第三,共享富贵

一位朋友的孩子为人豪爽,经常在家里拿出吃的喝的玩的来招待同学,父母也从不干涉。有一年刚过完年,孩子看到家里的现金,也按照惯例分给同学,这是孩子根本不懂钱的概念。

1.孩子可能分不清东西的归属

对小孩子来说,某件事物的归属问题还不是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孩子在家里是被爱被宠着的一方。这个心理认知让孩子不自觉地用于外面的世界(不是家里的世界),然后就发生了孩子对于手里的东西以及看到的东西都想拿,顺带着就装进自己的小书包或小布袋。

2.孩子可能忘记了

对于孩子来说,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如果自己的注意力被另外的事物或者事情吸引过去的话,就会暂时忘记手中的事物,顺手放到自己的小布兜里面了,然后就忘记这件物品,就不知不觉得带回家了。

3.孩子满足内心对于这件东西的需要的感觉

孩子可能在家里的时候,问父母要过一些东西,父母并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对于这些物品的需求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拿学校里或者其它孩子的东西来填补内心这种满足感,所以家长要正确教导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释放这种心理,及时观察到这种心理,并且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