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生活维权 > 内容
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的苗头最早萌生于礼品领域,包括月饼、保健品、酒类、茶叶、化妆品等多类商品。由于我国消费者强调礼品的交际功能,讲究送礼时的“心意”和“面子”,认为“个头大、好看的商品包装才能拿得出手”,因此愿意选择那些外观讲究、包装精美的商品。而商品生产企业则看准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需求,挖空心思、相互攀比,在包装上作足文章,因为“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只要包装好就能卖个好价钱”。在这两种心理的相互作用下,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

过度包装之风又从礼品领域漫入其他商品领域,社会风气受到影响,进而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在一些商品领域,“买而不用”、“用而不买”的错位消费结构已经形成。

过度包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不适当的消费行为造成的。

1、 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中国的紧缺资源。如果用于过度包装大量使用,而没有相应地进行回收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2、 损害社会利益。首先过度包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其在支付了必要的商品价值后,又被强加了额外的巨额包装费。其次伤害了企业利益。激烈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过度包装在市场上的泛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价值。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损害了社会利益。过度包装之风形成了奢华、浮夸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1、 包装层数过多。对此,新标准明确:粮食及其加工品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不过,新标准也明确,如果是直接接触内装物的属于产品固有属性的材料层,比如粽子的粽叶、竹筒、空心胶囊等可不计算在内。

2、 空隙过大。对此,标准按照食品、化妆品的不同单件净含量,分别给出了规定的空隙率。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马爱进介绍:“具体来说,包装内所有单件净含量均小于等于1毫升或1克的商品,其包装空隙率要小于等于85%;包装内所有单件净含量均大于50毫升或50克的商品,其包装空隙率应小于或等于30%。”

3、 包装成本过高。对此新标准明确,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简单算笔账:一块带有3层包装的月饼,销售价格为10元,那么除了最里层直接包月饼的包装,第二层和第三层包装的成本不能超过10元售价的20%,也就是2元。

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标准实施的主体,食品和化妆品企业要按照标准化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切实提高认识,主动作为,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向市场供给更高质量、更加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

2、 引导消费者开展绿色消费。通过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崇尚节约,减少浪费,积极选购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不选购、不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3、 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一图读懂、标准解读、标准公开、线上云课堂等多种方式,全方面宣传新标准;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标准培训活动,为依法依标监管做好技术储备。

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的数据,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3560.2万吨。“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渐趋严重。此次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再次强调了对商品包装的要求,就是要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产生,减轻消费者负担。

以下5项要求分别从包装材料、结构、成本和回收利用等角度出发,要求相关企业做出改进,避免商品过度包装。

1、 应根据行业的特征和品质,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宜采用单一材质,或采用便于材质分离的包装材料。鼓励使用可循环再生、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2、 包装设计应科学、合理,在满足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包装材料、结构和成本应与内装物的质量和规格相适应,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

3、 应考虑包装全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包装直接成本,还应考虑回收再利用和废弃处理时对环境的影响及产生的相关成本。

4、 应合理简化包装结构及功能,不宜采用繁琐的形式或复杂的结构,尽量避免包装层数过多、空隙过大、成本过高的包装。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