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诈骗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推销诈骗

利用授课、试用、试吃等方式进行推销和诈骗。

案例:

金某、曹某、王某三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在媒体上大肆鼓吹,并通过授课时免费赠送鸡蛋、袜子,每天都有五、六百名老年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洗脑后,金某等人又欺骗他们去卖一本名为《冬虫夏草》的书,每本收取5元钱,但又表示公司因为回报社会,收的钱隔三天返还,期间每隔几天还卖一次产品,售价从50元起到100元不等,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最后他们再推出不同会员卡,1800元办一张金卡,可购买保健药品一组; 3600元办一张钻石卡,可购买保健药品二组,厂家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买二组厂家甚至会回报近万元,持会员卡到专卖店购买的还会有优惠。 经过授课洗脑,使一些老年人防范心理消失,感到机会难得,此次不买,会后悔一辈子,于是纷纷掏钱购买。

以免费服务为幌子。为了行骗,犯罪分子不惜购买用于诊疗的电脑设备、医疗器械和仪器,通过开展免费讲座、免费体检或“专家咨询”的手段博取群众信任,趁机推销假药。

检查机关在调查中还发现,此类案件作案目标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老年人。因为部分农村中老年人长期患病,家中经济拮据,无钱到正规医院医治。诈骗机构利用部分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冒充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兜售假药。

如何识别这类诈骗?小编提醒广大市民,对送上门的“免费体检”一定要引起警惕,在辨识假冒保健品时,可注意产品的包装上是否有国药准字、食健字等标识。遇上有人在某些场合向你吹嘘有知名专家教授,专门人员讲解保健知识,且讲解结束后,由“专家”接受咨询,其间推荐高档药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为了避免上当,中老年人还可以记下药品名称,回家让家人帮忙上网,进行搜寻核实。如果确实患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正规药店购药。发现类似诈骗行为要立即报警。

小编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遇到保健品推销活动时需谨慎辨别,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明晰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保健品只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不是药品,没有治疗功效。消费者不要相信一些保健品宣传的治疗效果,否则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延误病情。据了解,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共27项,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等,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应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的标识、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也可到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网站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其次,不要盲目消费。保健品一般有特定的适宜人群,消费者应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医生指导下有选择地购买保健品,不要听信商家一面之词,切勿在健康讲座、礼品派送、免费旅游等活动现场冲动消费,更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当遇到“先付款、后退款”“终身免费试用”等各种诱人的促销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套路深 诈骗三步走 老人被骗惨

第一步:

上街寻找行骗目标,主要在菜市场、地铁、公交站活动,派发可以免费送礼的宣传单张,吸引老人家到石围塘店和芳村店两间门面店听所谓“健康讲座”。

第二步:

以每天免费送大米(一小袋,约1千克)、油等小礼品形式,取得老人家的欢心和信任。

第三步:

租酒店开设所谓健康讲座,实为产品现场推销会,诱骗老人家参加。他们称之为“会销”,组织超过数百人的老人开大会,连开四天。前两天讲“养生”,第三天卖产品,只有购买了其产品才有资格参加第四天的会,在第四天时,会对购买产品的赠送小礼品。

现场由所谓讲师现场表演“金鱼复活”、饮用“敌敌畏”等把戏,大吹特吹产品功效,蒙骗老人家,并通过给老人家祝寿做生日的方式,欺骗老人家感情。老人家被鼓吹的产品功效和嫌疑人的演技所打动,自愿掏钱高价购买保健品。

一、贪财心理,使骗子堂而皇之行骗

有些老年人存在着贪图非份之财的心理弱点。这种老年同志因为有了贪财之心,他们总相信一种神话,那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他们走在马路上,只要遇上有“生财之道”的机遇,如出卖工地挖来的金元宝,拍卖中奖的易拉罐提环,小票可变成大票……都将它当作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争着去要。在骗子所演的骗局中,明明摆着很多蹊跷的事,只因贪财心切,也就自然看不到了。骗子对他们说什么,他们就相信是什么;骗子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受骗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牵进骗局的陷阱之中。

二、盲目从众的心理,使骗子轻而易举得逞

很多骗子将以假充真的物品,通过使用媒子相互争购抬价的伎俩,诱惑受骗对象上钩争购。大城市中常见的小公共汽车里发生的拍卖中奖易拉罐提环的骗局,就是通过媒子来抬价争购脱手的。有些老年同志有随众心理,一见到争购某种物品的场面,便产生了一种惟恐自己争购不上会吃亏的错误心理,不知不觉地与媒子们争购起来,结果中了骗子的计,上当受骗。

骗子的骗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在众多指责和诅咒骗子丧尽道德、人性的叫骂声中,老年人受骗的心态却值得人们研究、探析。不少老年人都存在着某种心理弱点,而骗子在各类骗局中,往往都是针对受骗对象存在某种心理弱点行骗的。如果被骗人事前已认识自我心理弱点并克服之,便能及时识破并抵制骗子的行骗伎俩,骗子也就无计可施了。

自以为是的心理,使骗子乘虚而入行骗

有的家庭中,尤其是一些老年妇女,往往头脑简单,自以为是,花大钱也不与家人商量。为此,在很多骗局中,骗子往往就是以有这种心理的弱点的人为行骗对象,将他们一生的积蓄都骗走,结果使老人终日吃不下、睡不好。老年人遇上骗子准备让你花大钱之前,如果能与家中老伴或子女相互沟通商量,就有可能将骗局识破而避免受骗上当。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