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红头文件诈骗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电话红头文件诈骗

骗招1

——给手机用户发"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之类的短信。

支招: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类短信,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码投入摇奖或参与过什么活动,如果没有,删除它,不要回复,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这个大奖。

骗招2

以××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于近期从您的账户中扣除。

支招:如果你收到类似的手机短信,再按短信里的电话打去询问,就会一步步栽进不法之徒设好的圈套里。所以,对这类疑骗信息不要理睬。

骗招3

打电话自称是国家税务局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

支招:如果你接到有人的,请不要相信这类谎言。

骗术一:

“我是××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真相:

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告诉你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随后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你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你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

骗术二:

“我是××税务局(财政局、车管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向你退还税金。”

真相: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当你到银行ATM机后,犯罪分子称自助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电话提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

“占小便宜”心理支配:有些老人,尤其是一些老年妇女,好贪占小便宜。今天听X公司讲座,明天听Y公司讲座。这些公司今天发帖膏药,明天发斤鸡蛋,于是就听上瘾了。加上厂家推销药品,说的天花乱坠,听着听着,就上当了,于是掏钱买了,结果吃后什么事也不顶。以上种种,希望老年人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再上当受骗了。

电信骗局常见的有冒充亲朋好友索问钱财、银行卡涉嫌洗钱、所寄邮包贩毒、冒充亲友转账等由头,通过向老年人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询问老年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储存金额等,然后通过恫吓、诱骗等手段,一步步将老年人诱进圈套,最终实现骗钱目的。

遇到这类骗术,通常不要惊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挂掉电话;实在拿不定主意,就给亲友打电话询问。凡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冷静沉着,并多方打听确认电话信息真伪。

电话、短信骗术主要特征:

一、冒用机关、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诈称赠送、返款、银行扣费或透支等与金钱利益有关的事件;

二、大多数诈骗来电或短信号码都是陌生手机号码,或显示网络电话号码,并非机关、银行、通讯运营商等被涉及单位的真正电话或客服号码;

三、不法分子通过改号软件修改来电号码,冒用银行、电信等客服号码;

四、不法分子能够准确说出电话接收者的姓名、地址、保险、车牌号等个人信息,以此取得信任。

老年人容易被骗的主要原因:

一、认知退化。骗子利用老年人记忆分析能力下降的弱点,运用一些新奇概念巧作说辞,环环相扣,不给考虑的时间,致使老年人一步步落入圈套。

二、信息落后。一些老年人生活圈子较窄,对新知识包括一些新骗术了解不够及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上当受骗。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一定要核实相关信息,谨防受骗。

2.当有人打电话问您家中是否有其他人时,可回答“要不让我儿子来听电话”等。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要查明其身份,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3.对不明身份的短信,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短信内容。

4.老年人大多心地善良,喜欢助人为乐,在遇人问路,特别是在偏僻的地方不要理睬。

5.当到涉及证券、股票、保险、银行等金钱交易场所,凡事应向正规工作人员咨询,切勿听信外人游说。

6.要树立反诈骗意识,一定要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老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只是一个表象,其深层次症结需要综合治理。一方面,老年人要与时俱进,大胆尝试接触新生事物,比如,消除网络恐惧症,真正做到老有所学;另一方面,做子女的需要增强对老人的关爱意识。做子女的不要娶了媳妇忘了娘,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不能把父母亲当累赘。为人子女,平时要有意识挤出一点时间,多陪陪父母,多尽一份儿女的孝心。当然,有关方面也要加强对各种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老人上当受骗的根源。

自卑意识太强:

退休以后,部分老人有一定的自卑意识,加之与小辈的共同语言不多,有时候甚至感觉被小辈看不起,因此希望通过某些成功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类老人很容易被投资类、收藏类的骗局所迷惑。而且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听人劝。

爱贪小便宜:

老年人大多是从穷日子熬过来的,买东西时一分钱也舍不得多花,爱买便宜货。一些骗子正是瞄准了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用假货、劣货冒充名牌、正品,以所谓“出厂价、跳楼价”作诱饵钓老人上当。其次,有一些老年人,虽然退休多年,但是又碍于面子,不想被后辈们说他们老无所用,想用自己的积蓄通过投资赚点生活费以满足成就感,也成为骗子们的目标。

迷信权威从众心理强:

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一些保健品销售商会请所谓的专家来忽悠老人,从而达到骗售目的。一些老年人,觉得大家都相信了,自己不相信就是落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上当受骗。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