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骗怎么办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人被骗怎么办

保姆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书面的说法叫“家政业”。不过时下,由于缺乏规范和制度性约束,家政业还处于很低的层次。消费者协会曾发布公告,明确指出家政行业存在的三大问题:家政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培训,疏于约束和管理;家政公司自身管理不规范,部分公司缺乏诚信,一旦遇到消费纠纷,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业内“黑家政”横行。

如此行业生态下的结果便是,保姆的素养难以达到雇主的要求,加上准入门槛极低,对保姆的从业道德审查和培训机制不健全,再加上没有建立连带的责任体系,由此为“毒保姆”的出现,埋下了系统性隐患。

近年来保姆行业迅速发展,渐渐地保姆走进我们关注的话题,“毒保姆”的存在无疑是老人们的梦魇,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类似案例的发生,在打击个案的同时亟待整个行业的升级,尤其要提高家政行业的整体水平,让保姆的素质真正得到提升。

退休后脱离了以往的社会角色,部分老人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加之与小辈的共同语言不多、彼此情感疏离时,因担心被小辈看不起,会希望通过某些成功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类老人很容易被投资类、收藏类的骗局所迷惑。

“其实,老人受骗,子女当反思。”老人屡屡被骗与老人的现实境况有直接关系,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够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关注到,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老人就不会盲目地对外寻求“替代”,也不会被骗子钻了“情感”空子,“哄”骗成功。

老人在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这样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给自己充电,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提高识别能力。当一个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一、处方药严禁在大众媒体做广告,如有发现请及时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

二、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宣称保健食品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甚至代替药品,都属于虚假宣传,请消费者切莫上当受骗。

三、需警惕那些通过发放传单、小礼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加现场讲座,以达到推销产品目的的销售行为,这些组织者通常没有固定办公场所,事后很难维权。建议对于此种类型的产品推销尽量不要参与。

四、对于夹送的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单,建议不要购买只能通过邮购途径获得的产品,因为此类渠道往往事后很难追踪或维权。一定要购买的话,建议先电话咨询销售商,查询产品具体的批准文号,并尽量选择正规药品经营企业销

一、首先看看老人是如何被骗的?

1、要不回的“保证金”

2、“免费”的体检

3、不用手术就能“治好”

4、所谓的“保健品”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老人家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及着急即病急乱投医的心理。

二、老年消费者维权十大招:

1、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建议:保管好身份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例如办理业务需要身份证复印件时,应当注明用途。

2、不轻信个人推销,以免维权无门。

建议:购买物品不要轻信个人,要看公司地址、营业执照等信息。

3、网购、邮购不可取,后续服务难保证。

建议:通过商场、店面购买,警惕网购邮购陷阱。

4、“政府补贴”要核实,核实途径要正确。

建议:要查询114或者政府官网,找到正确的电话核实,而不是根据卖方提供的电话核实。

诈骗案例的受害者多数是中老年人,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知识不了解,不会辨别真伪,他们就以高价回收来吸引老年人进行购买。

老人购买藏品,应注意三点:

一是要从正规的渠道购买,比如银行。所谓的收藏公司许多货源都有问题,假货很多。

二是购买的币一定要有面值。如果没有面值,打的只是纪念章的牌子,如马年纪念章,这种币的问题很大。除了要有面值,还要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

三是最好具备相应的收藏知识,才进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被骗。

犯罪分子在针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为什么中老年群体容易被骗?

有理有据让老年人自己产生怀疑,让保健品公司的言论与事实相抵触。

方法1:从老年人那拿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观察产品编号、厂家名字,并在食药监局、工商局网站上查公司资质。

方法2:“教授”“专家”的名字,在网上进行搜索,如果是正儿八经的话,在卫生局都可以查到对应的注册信息,通常这些讲课的人工资都很低,暂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没什么学历的人。

方法3:在网上查出此产品被投诉的新闻给老人看。

方法4:对产品原理进行搜索,比如产品为激光仪器治疗某某病,可以搜索“激光可以治疗某某病吗”。

有时,老年人虽然固执,但是在事实罗列的基础上,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有时候嘴上不放松但是心里已经自己犯嘀咕了。可能有些老年人文化程度并不高,讲原理他们听不懂,但是有没有资质这种信息,在他们心里肯定也是能产生影响的。

利用银行ATM柜员机进行诈骗

骗术1 假温馨提醒

不法分子冒用银行卡或发卡机构等金融部门名义,在ATM柜员机上粘贴“温馨提示”等虚假信息通告,然后用透明胶带塞进ATM柜员吐钞口,使机器里的钞票无法正常吐出,前来取钱的客户不能取钞,情急之下就会拨打ATM柜员机上粘贴的“通告”提供的“服务热线”,被不法分子诱骗进行转账操作。

骗术2 插口上动手脚

不法分子使用铁钩、镊子、胶带和假键盘等工具,将一个特制的铁钩放入ATM柜员机的插口上,造成银行卡被吞的假象,诱骗客户按提示操作,泄露银行卡密码。等客户走后,犯罪分子再拉出钩子,取出银行卡窃取现金。

骗术3 搭讪骗密码

在客户使用ATM取款时,不法分子上前搭话,分散其注意力,设法窃取客户银行卡账户信息和密码或调换客户银行卡。

有些老人爱占小便宜,或起了贪心。这也跟前额叶皮层老化有关。前额叶皮层最高级大脑功能减退,导致之前被前额叶控制的低级中枢的功能释放出来,例如自私、好色、轻率等。瑞士与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前额叶外侧皮层能帮助人们抑制对性、金钱等的强烈冲动,即便这会损害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当用电抑制正常人前额叶外侧皮层的功能时,受试者对金钱的欲望和冲动就明显增强。

不法分子正是看上了老人的这种大脑功能退化,利用送礼品、发意外财、高投资回报率,利用色相,利用“爱情”等诱导老人踩进他们早已设好的圈套。

老人自私、贪图便宜也有一些外在的原因,例如很多老年人是从穷日子熬过来的,知道赚一分钱都不容易,所以,买东西时一分钱也舍不得多花。一些骗子正是瞄准了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用假货、劣货冒充名牌、正品,以所谓“出厂价、跳楼价”作诱饵“钓”老人上当。

贼喊抓贼:

铺天盖地的老年人因为保健品被骗的新闻,骗子们早已想出对策,他们一口咬定“我们的能跟那些骗子怎么能一样”。

来自星星的高科技产品:

“我们是国家某某研究所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国外纳米技术”。电、光、磁,脑血管、糖尿病、腰腿痛、无所不治,全都是高科技产品,连国际上难以攻克的难题都给他们治好了。

全宇宙都在用我们的产品:

“某某医院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在全省最大的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不信可以去看看”。

保健课洗脑:

以送东西为名诱骗老年人去听讲座,找的讲师都是“名校”毕业、“国外”归来、“名院”请来的大人物,起初很多人就是为了要东西,但是时间长了就慢慢接受了。

报纸和书籍:

书籍报纸都印的有模有样,比正规报社出版社印出来的还正规,写书的各个都是“知名教授”、海龟砖家。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