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防骗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人如何防骗

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

抵制虚荣心理

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落入骗子的陷阱。

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可靠的渠道接触信息,办事通过正规途径,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

常与亲友沟通

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

讲科学勤学习

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关心老人生活,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如何才能不被骗

1,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治很多疾病的。如果你看到有人说他的药能治好几种疾病,那是绝对的假药!到现在为止,癌症,糖尿病还没有药能医治。如果有人说他有,那是假的。

2,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其包装上都有生产地址,批准书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说明书,药物成分(药品都必须公开成分)不公开(除国家有规定的外)都是假的。

3,有当地工商行政局批准销售的文件。

4,不要让陌生人看到你的银行卡号,存折号,以及密码。你按密码键不让外人看到。

5,老年人都认为自己最智慧,不承认自己反映迟钝,为了谨慎,凡是涉及到500元以上的金额的活动,都要你的儿女陪伴你做。要相信你自己的儿女。

6,如果有人说他家里出了事,有文物,金器,金菩萨要出售,你不用怀疑:那是假的。有人说他是小偷,有脏物要出售,也是假的。

为什么老年人反而容易受骗,老年人又要怎样避开各种精罗细致的诈骗陷阱?司法实务专家和法学学者建议,除了要健全完善保护老年被害人的刑事立法以外,还要加强社区建设,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应尽到相应义务。

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足够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关注到,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老人就不会盲目地对外寻求替代,也不会被骗子钻了情感空子。

一、在自己家里或者路上,遇有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并极力向您讨好求救时,您千万不可轻易信任或带其进家门,这可能是陷阱的第一步,接下来便可能使用花言巧语引诱您,最终诈骗您的钱财。

二、平时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或者其他证件应妥善保管,万不可转借他人以防被偷偷复印,否则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损失,有的甚至于被抵押或贷款等。

许多老年人常常在受骗后仍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怎么对我们家的情况那么清楚呢”。的确,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骗子们知道得“太多了”而选择了相信他们。所以,一定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因贪图小利小惠而轻易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信息让别人知道了,这往往是麻烦的开始。

一方面,骗子为了设计骗局会做大量的工作,按“剧本”行骗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也为骗子行骗提供了便利,电信诈骗等新式骗局打了许多人一个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不轻信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不轻信陌生人的来电,不轻易回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给骗子“表演”的机会,这是避免上当的高明做法。

骗局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骗子对老人们的心理拿捏得十分到位。如果想要在被骗后及时挽回损失,也需要仔细揣摩骗子们的心理,抓住他们的弱点,攻其破绽。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社区要从安全用卡、金融风险防范、电信诈骗防范、抵制非法集资、如何识别假币等方面从老年人切身实际情况出发,用生动而丰富的演讲方式让辖区老年人对各类中奖、费用返还的短信提高警惕,拒绝利益诱惑;在设置密码时避免选用生日、电话号码等,遇到诈骗,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等措施,让老年人远离诈骗。

对自己不认识的、找上门来的家庭成员的关系人,切不可轻易将钱财交给来人捎带,要认真了解来人身份,索要家庭成员亲笔信件,或向家庭成员单位进行必要的核对,以确定家庭成员是否在外遇到困难或伤害假。如您没办法了解情况,那就干脆别让来人捎钱带物。这时候,您不妨来个“以老卖老假装糊涂”。

对上门来推荐日用产品的不要轻易购买(因这类推荐的产品往往是没有上市的产品,没有质量保证),对推荐的医疗用品更不能购买。对推荐医疗各类的“卡”也不能相信,因为按有关规定,医疗用品及各类收费办卡,不能采取走门串户的方式。

遇事找人商量。

很多骗子喜欢打电话吓唬老人,说什么他们的电话被不法分子利用了做违法的事情等等,先把老人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再装作好心说只要出钱就能破财免灾,末了一定会加一句“不要告诉任何人,尤其是你的家人,否则会连累他们”这样的鬼话。假如你真的听了骗子的话,什么事情都闷在肚子里,就会中了他们的圈套。当你无法辨别事实真相的时候,一定要打个电话问问子女,或者是告诉邻居街坊,让大家和你一起商量。人在慌乱的时候总是会忽略许多细节,更何况是老年人,如果有了旁人的分析,就能找到骗子的不少疑点,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不要听信“托儿”的话。

老人年纪大,身体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千万不要听信一些陌生人的话,比如说某某神医专治疑难杂症,某某神药包治百病。那些人看似好心,其实全部都是“托儿”,利用老人想要身体健康的愿望来行骗。老人们要一定要相信科学,假如那个神医、那种药真的这么有效,为什么没有正规的医院聘用他、药店也不出售这些药呢?多问几个为什么,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警方提醒老年人在购买和使用药品时,不要轻信他人的介绍和广告宣传。现在医药广告中占较大比例的是违法违规广告,这些广告任意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尤其是电视或报纸上不正规的广告信息和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现在推销假药的托也很多,这些人往往隐藏在人群中,自己假装购买的同时,怂恿别人购买,警方提示老年人不要听信他人谗言盲目跟随购买。购买药品时务必到正规的药店或医院,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在街头或集贸市场购买药品,购买时一定要做到“四看”即看药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选择有“国药准字号”的药品;看有无生产批号,没有生产批号的药品不要购买;看药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没有标注有效期或已过期的药品不要购买;看生产厂家,注意选择知名厂家生产的药品。购买处方药要凭医师处方到药店购买,防止药不对症。另外,请广大市民叮嘱家中的老人,谨防上当受骗。

老人交友如何防骗

1、首先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该在平时就给老人打一些“预防针”,我们可以将一些报纸上或者是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能够对这些常见的骗局有一个了解,防止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有所防范。

2、多去关心一下自己的老人,现在有许多的骗子就是抓住了自己对老人不够关心,而大打亲情牌,我们没事的时候多回家陪陪老人,跟他们聊聊天,让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3、不要贪一些小便宜,老人由于上了年纪会变的精打细算,需要我们时不时的提醒一下他们,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可能占了一些小便宜,但实际上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4、遇到事情要多跟人商量,有的骗子是在街头进行行骗,有的是通过打电话进行,我们应该告知老人如果接到一些陌生人的电话要求他们办些什么事,一定要跟子女们打电话沟通一下。

犯罪分子常采用的诈骗术有以下几种:

一犯罪分子利用来电显示改号软件,是冒充电信工作人员,以电话费欠费为由进行诈骗。一旦机主打电话过去,犯罪分子就会以查案为由叫机主将银行账号加密并将钱转去安全的账号。实际上是诱骗机主将存款转入私人银行,随后提走现金。

二是冒充车管所或税务局工作人员,利用退税名义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车主,谎称其购买的汽车有优惠退税,但要求您先转一定的税款到“税务账号”,并诱骗车主到银行柜员机操作,实际上是将车主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入其私人银行账号,随后提走。

三是冒充公证处公证人员,以中奖名义进行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抽中了跑马奖、非常6+1等大奖,但要求您先将保证金、付款费汇到指定账号,然后不发货或称汇款已锁,要求您多次转账或汇款。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