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决定,自2016年9月19日起实施住房限购。政策规定,在市区限购范围内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这是继苏州、厦门以后,第三个实施新一轮限购政策的二线城市。而在此前,合肥、南京、武汉等二线城市已相继出台限贷政策。限购限贷频频降临二线城市,与今年以来这些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社会各方反应十分强烈有关。
“抢房”变炒房成房价上涨推手
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各级政府的重头戏。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潮起潮落,政府也反复放开、限购,让人有跟不上节奏之感。细思之下,出现这一现象不足为奇,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对房地产市场放开、限购和限贷也是出于调节市场,维护广大市民利益,保障民生之需要。因而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该质疑和吐槽。
纵观楼市现象,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平米三四万亦属低价,五六万一平早已司空见惯,近日媒体爆出有楼房每平米竟高达二十四万的天价。难怪人们哀叹辛辛苦苦干那一年,不吃不喝也买不到一平米房子。二线城市房价也水涨船高中秋节在一些地方却形成了抢房潮。短短三天时间,杭州就成交了接近2000套,且40%左右都是外地人购买。其他一些地区,中秋期间也不安静,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抢房潮”。如果任其发展蔓延,结果必将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价,让那些真正需要买房的市民只能望房兴叹。
虽然自房地产市场放开以来,“抢房”现象就一直存在,而且价格越“抢”越高。但最初的“抢房”,主要是为了居住,无非“抢”个好地点、好楼层、好环境。慢慢地,“抢房”就变了味,变成了炒房。一批投机者加入到炒房行列,把房价炒得完全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居民的购买能力。而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也加入到了炒地的行列之中,成为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商品房居住属性被夸大 房价成炒房者投机工具
事实上,按照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不具备房价大幅上涨的动力,也不具备出台限购限贷政策的条件。可由于商品房的居住属性被严重淡化,投资和投机属性被严重夸大,因此,房价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少数人的投资工具,导致房价不断地被人拉高,并形成了大量泡沫,造成GDP、财政收入等也或多或少地被注入水分。
必须注意,对普通居民来说,房屋只有一个属性——居住。因此,如果他们也加入到“抢房”行列,只有一种答案——恐慌。他们与股民还不太一样,股民恐慌了,可以抛售。如果真的有一天房价大幅下跌,他们可能连抛售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出去的钱贬值。这就是普通居民在住房问题上的现状,也是他们时刻为购房问题纠结和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问题是,限购限贷能否让房价稳定,那些以投资和投机为目标的炒房者,是否会在限购限贷面前停止炒作,一旦市场再度陷入低迷,地方政府会不会再度充当房价上涨的推手,这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要知道,房价上涨实际也是在为地方政府创造“土地财政”,一些地方政府的调控决心不可能那么坚决。特别是那些尚未出现“抢房潮”的二线城市,会不会人为地制造买房紧张气氛,引导居民“抢房”,值得关注。
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虽然较之以前的8成居民认为“难以接受”有所改善。但是,超过一半的居民“难以接受”,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避免“抢房”关键在于消除恐慌
对再度出现的“抢房”现象,切莫再简单归咎于居民“买涨不买落”的心理。相比于限购等政策,楼市在“去库存”与“抢购”、“限购”之间的快节奏转换,更值得深思。如何让楼市调控政策符合市场预期,才是消除广大居民恐慌心理、避免“抢房”现象再现的关键。
事实证明,在一些地方,房地产行业是政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按理说,房地产越红火、价格越高,政府的现实收益越多,政府因该欢迎。但是,从民生的角度和长远发展来看,是急功近利,无异于杀鸡取卵。不但会导致人民群众有意见,而且一旦房地产泡沫形成,那后果极其可怕。因而,面对房地产市场现状,急需市场调节之手,以平抑房价,促进市场理性回归,健康发展,利国利民利市场,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而这些只有政府能做到,作为广大市民和媒体,应该为其拍手叫好,并给予大力支持。
此外,打造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秩序既需要政府调控和房地产行业自觉,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千万不要盲目追风,买涨不买跌,形成抢房潮。这样,不但要掏瘪了自己的腰包,而且还买不到心仪的房子。完全没必要受开发商的忽悠和别人的影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做到理性购房就行。
( 作者: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打造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秩序既需要政府调控和房地产行业自觉,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千万不要盲目追风,买涨不买跌,形成抢房潮。
我的立场
您支持楼市限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