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迷路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人迷路

老年人突然迷路一定要警惕是否发生老年痴呆,如果老年人在不熟悉的地方发生迷路,就为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信号,表示患者已经处于痴呆的临界缘。迷路可以为刚开始在不熟悉的地方分不清方向,在不熟悉的城市迷路。患者也可能在较熟悉的社区里发生迷路,这就提示患者可能已经痴呆,出现视空间结构障碍。

此时需要询问患者的近记忆力是否减退,是否出现近端记忆消退的症状,就是以前的事情还有记忆,但是目前的事务、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可能出现遗忘,同时是否伴随语言的贫乏、找词困难、自理能力下降,不能合理、有计划安排日常生活,上述症状都为老年痴呆的表现。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人的神经变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记忆力、计算力、语言和认知思维能力等智能障碍。近十年来,老年痴呆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在80岁以上老人,比率升至15%~20%。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是现代社会老年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1、报警

如果老人不慎走失,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不用局限于24小时规定。

要记得一点:老人走失,并不局限于“失踪24小时以上才能报警”的规定。所以一旦家里有老人走失,就应立即报警,求助于警方、官方。

2、若老人能说清家庭住址、家属电话号码等信息,民警会送老人回家或联系其家属;若老人无法说清上述信息,民警会和110指挥中心联动,查询接警记录,看其家属是否报警;若老人说不清上述信息,家属也未报警,民警会把老人暂时安置在派出所,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信息,帮其寻找家属。

3、求助媒体

借助媒体的影响力对外发布寻人信息,也是有效渠道之一。

4、借助网络平台

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人信息。“今日头条”推出的“头条寻人”公益项目也是有效渠道之一,具体办法是,下载“今日头条”APP后,在搜索栏中输入“寻人”后会弹出“头条寻人”菜单,点击“我要寻人”,提交走失者信息后,只要通过后台工作人员的审核,“今日头条”就能把寻人信息弹窗推送给走失地点附近的用户,借助网友的力量寻人。

1、 调整生活节奏:日常生活尽量简单化、有规律,避免增加不良刺激。

2、 居所固定队痴呆患者非常重要,最好让他们生活在自己家里,避免换住所。

3、 对老人不能做的事应及时提供帮助,不要勉强其做能力达不到的事。

4、 经常播放一些老人喜欢的音乐,让老人处于一个轻松预约的环境。

5、 安排适当的活动,让老人经常活动可以减轻老人的无聊感和分散注意力。

6、 在老人身上放一个体积很小的定位器(坐标派),在子女(监护人)的手机上安装坐标派的软件,在软件上的电子地图上可以实时的看到老人的位置。当老人遭遇突发事件(摔倒、突发疾病、迷路等)按下坐标派硬件上的报警键就可以把当前位置传送到监护人手机上,以便及时获取救援。这样老人就不会走失了。

报警事项细分为“紧急”与“非紧急”两类,不同类别的接警将按照不同的处警方式处理。老人走失属于非紧急求助。

在就近的地方,抓紧时间报警,越快越好。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及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

家人要根据老人走失的情况选择报警,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护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安全知识。

年人因记忆力衰退等因素,迷路的情况时有发生,老人外出时最好有家人陪伴,家属可为老人准备信息卡或有定位功能的设备让其随身携带,如发现老人走失,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寻求帮助。

老人容易走丢主要就是因为一些老人有老年痴呆症或者记性力减退,造成老人在独自外出时找不到回家的路,另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老人看不清路而走错了方向,还有些老人走丢是因为喝酒喝多了,老人外出时尽量有家从陪伴为好。

1、 中小城市与农村是老年人走失的重灾区

哪些地方老年人容易走失?报告显示,走失老人居住地多为农村或中小城市。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及老年人贫困,加剧了走失风险。据调查,我国老年人走失主要发生在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与留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中小城市与西部农村是我国老年人走失的重灾区,走失的多数为农村留守老人。

2、 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例较高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课题组最终确定了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河南、广西、四川和甘肃等8个省区市,随机抽取17个救助站1661位走失老人数据以及21个地方报警的报道数据,并对部分老人进行了深入的电话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其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走失老人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例较高。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