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细菌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食品安全 > 内容
食品细菌

(一)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升汞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

(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四)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六)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七)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根据繁殖所需要的温度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三类.

1、嗜冷菌:生长在0℃或0℃以下环境中,海水及冰水中常见,是导致鱼类腐败的主要微生物.

2、嗜温菌:生长在15~45℃环境中(最适温度为 37℃ ),大多数腐败菌和致病菌属于此类.

3、嗜热菌:生长在45~75℃环境中,是导致罐头食品腐败的主要因素.

与食品卫生质量关系较大的细菌

1、假单胞菌属: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革兰氏阳性,需氧,嗜冷,兼性嗜盐,是导致新鲜的冷淡食物腐败的重要细菌.

2、微球菌属和葡萄菌属:革兰氏阳性,嗜中温,前者需氧,后者厌氧.营养要求较低,为食品中极为常见的菌属,可分解糖类并产生色素.

3、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嗜中温,兼或有嗜热菌,前者需氧或者兼性厌氧,后者厌氧.是肉类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1)沙门菌: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动物的肠道中。屠宰的猪牛羊等健康家畜,其沙门菌带菌率约为1%一4%;患病的动物带菌率较高。

(2)副溶血性弧茵(嗜盐菌):此类细菌为非抗酸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产品、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中。

(3)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物品上;人和动物的鼻腔、皮肤、咽喉和肠道的带菌率较高。

(4)变形杆菌:此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有鞭毛,运动活泼,广泛分布于泥土、水和腐败的有机物中。

(5)肉毒杆菌:此菌存在于土壤、淤泥、尘土和动物粪便中。它在无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称为肉毒毒素。

此外,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杆菌、韦氏杆菌、志贺菌等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般食品细菌检测方法是培养基法: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缺点是时间长,需要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目前市场上还有食品细菌快速测定仪,不需要样品处理,直接显示细菌总数(CFU)。应用于卫生监督和卫生防疫利用他进行保障等活动,医院部门消毒质量进行检查,食品,饮料,污水处理厂,金属制造,燃料企业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出结果快(15分钟)、直接显示细菌数的含量等优点。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