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年人心理健康

1、充分了解自己

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当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对自身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得到失败的结果,容易使精神遭受打击。从而开始过低评价自己,失去自信,产生忧郁情绪。

2、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实际家庭经济能力及社会环境来制定目标生活。不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还要切合实际。

3、有正常的社交活动

与外界保持接触才会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行为。老年人如果经常闷在家,无所事事,很容易引发抑郁、焦虑情绪。

4、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认知、情感、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三要素。在人际交往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和负性积极的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脑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

2.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经常被负面情绪控制

3.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4.经验丰富,判断准确

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6.希望健康长寿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心理不适

2.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3.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应

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产生衰老感、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情绪多变、人老健忘、人老话多、睡眠不调。

1、角色转变

这是老人离退休后产生的心理不适症状之一。不过据调查,各个职业人群的退休心理并不一样。工人退休前后心理变化并不大,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得到退休金和公费医疗,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结交朋友、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心理比较满足。而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却大不同,他们退休前基本都以工作为生活,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而退休后,每天面对着家庭琐事,这种生活上的转变,让他们无法适应。

2 、经济状况

在中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低于在职收入,生活和健康得不到基本保障。子女虽负责生活费,但子女也存在经济压力。老人没有经济能力,感到自卑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3、家庭环境

退休后老人从工作转向家庭,家庭成为老年人重要的精神依托。然而亲友亡故、夫妻不和、婆媳不和等影响,容易使老人诱发心理疾病。

1、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比如进取心、希望、理想等,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2、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

3、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4、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睦相处,感情融洽。

5、子女应加强精神关爱:对老人的行为和想法多包容、多理解。鼓励老人对生活的信心。确保“空巢”老人心理不“空巢”。

一、保持乐观精神,培养健康的心理。老年人对生活应乐观自信,尽量做到心胸开阔,性情好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

二、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老年人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书法、下棋、养花、养鸟等。让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

三、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一直郁郁寡欢,不好的情绪可以适当的释放出来。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家务之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四、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年人平时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及莲子、桂圆等。参加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如慢跑、太极、做操等。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