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情绪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人情绪

1、孤独依赖

通常情况下老人均很害怕孤独与寂寞,一旦生病,这时老人生活常不能自理,甚至完全依靠他人,生活方式、环境骤然发生改变,这种孤独与寂寞更加明显。这时家人的态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病后康复非常关键。因此,一定要对生病老人态度热情、关心、体贴,言语要和蔼,不要勉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尽量安排时间多陪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天,最好根据他们的喜好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他们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娱乐活动,让他们的心情愉快,生活更加充实,以便减轻孤独寂寞感。

2、焦虑多疑

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很多病人对于环境刺激过于敏感,病后住院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起伏,担心自己会给家人和单位带来麻烦,尤其是丧偶或独居的老人表现更加明显。一些慢性病人或诊断不明的病人表现为对别人的老言相劝将信将疑,即想了解疾病信息,又对别人解释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曲解他人的意思。这时家人要对老人多安慰,少刺激,尽量与老人常接触的人沟通,保证他们的谈话不会刺激或引起病人更的疑虑。

(1)对一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不做非分之想。要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

(2)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把握住热情,并与之为友,那么埋在心头的阴霾就能驱散。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3)保持和创造愉快的心境。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

(4)学会明智。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1、老年人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性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虽然由于经验的影响,提高了对于熟悉事物的适应水平,但是老年人碰到激动的事件,仍然能像年轻人一样爆发出强烈的情绪,而且一旦爆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平静。

2、老年人情绪表现为复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多,老年人愈发容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好事坏的一面和坏事好的一面),其情绪体验很少表现为纯粹肯定或否定,而能够客观、冷静地分析事物,“得而不乐,失而不哀”常常是老年人情绪状态的表现。

3、老年人情绪具有同倾性,情绪表达方式较为含蓄,情绪体验不易外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性格方面往往有一个由外向到内向移动的倾向。因此,在情绪表达方式上较为含蓄,这与老年人长期的生活经验有关。老年人遇事,往往要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照顾到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老年人活动的倾向性和表达方式,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情绪表达日趋含蓄。

嫌疑一:甲亢

甲亢患者会有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患者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均可能亢进,出现心慌,心率增快等症状,对外界的反映会过分紧张,也就容易出现暴躁的情绪。服用甲亢平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状。

嫌疑二:停用他汀类药物

有些正在服用他汀类降血脂的患者在停药之后出现易怒现象,其原因是该药在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会降低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导致怒火难以控制。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素,是神经细胞用来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混合物质。血清素低会对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他汀用药量。

嫌疑三:抑郁症、老年痴呆症

除了以上两种疾病,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是导致情绪暴躁、易怒的直接原因。例如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症状。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