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练太极拳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老人练太极拳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思想、情感、知觉、记忆等内心活动。

其实我国古代医学家已经注意到心理与健康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说明不良情绪可引起五脏气血紊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疾病。“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只有心理健康,才会有身体健康。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心定则气顺,气和顺则血道畅通,精气内充,正气强盛”的观点。要求做到喜不过旺,怒不过激,思不过虑。恐不过惧,惊不过神的正常情绪状态。太极拳强调动中求静,外动内静,有助于保持练**者的心理平衡与精神放松。通过松静、自然的调节,使大脑皮质在运动中得到积极性休息,使散乱的杂念逐渐安定下来,进入无忧无虑、超凡脱俗的清净世界,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从而达到心情舒畅、气血顺和、阴阳平衡的效果。《黄帝内经.素问》提出“静者寿,躁者夭”,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太极拳强调以意识引导动作,内外结合身心并练,使人进入无忧无虑、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故能有效消除黄昏心理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快乐,经常练习可以对老人的性格情绪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其次,佰佰安全网调查发现通过对太极拳的练习使老年人产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心态,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通过对动作的学习、掌握、提高的过程,从无趣到有趣,产生成就感。久而久之自信油然而生,自信是消除一切不良情绪的法宝,从而根除黄昏心理。

再次,佰佰安全网总结出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老年人产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又加上其具有保健价值,所以老年人会充分利用时间来加以习练。另外太极拳大多在户外练习,扩大社交圈子,结交朋友,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人已经身心愉悦,黄昏心理早已无影无踪了。

佰佰安全网研究人员知道一种文雅且西化的太极拳,此项运动是源于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武术。研究人员发现当一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每周练习太极拳结合标准抑郁疗法时,与不同组(标准疗法结合每周健康教育)相比,抑郁水平有较大的改善--并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记忆和认知的改善。

佰佰安全网证明太极拳在治疗晚年抑郁方面具有益处的首次研究,而我们从研究结果中得到鼓舞。我们知道,寻求抑郁症治疗的近三分之二患者采用处方药物治疗未能起到缓解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112例60岁或以上且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成年人采用依他普仑进行治疗(一种标准抗抑郁药物),约四周。在这些参与者中,73例仅出现部分改善的患者继续每日接受药物治疗,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周练习太极拳2小时;每周进行健康教育2小时)共10周。

许多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40——60分钟之间,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打拳时间超过60分钟,其间的休息时间过少。这样的运动量对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合适的,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一定注意打拳时间或延长间隔时间。运动学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和膝关节、脚关节损伤,这大都与老年人打拳时间过长有关。因此,老年人练习打太极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打拳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另外,老年人打太极拳动作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行拳中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肉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所以,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规范处方练习。腿部有损伤的老年人不适合练习太极拳。

年龄的增长使老年人的躯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将发生改变,社会、家庭、政治地位、经济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的冲击,必然会引起心理方面产生多方面的变化:衰老感一经产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精神老化,失去生活的愿望和积极性,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也显得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老年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如没有新的内容来充实,缺乏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感到百无聊赖;老年人对旧事不忘,对老的道理和传统文化更加情有独锺,自然需要不断地去回忆和谈论自己一生中所取得的那些成就和荣誉;由于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久而久之对老人的身心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经佰佰安全网总结得出练太极拳就会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