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车泄露隐私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生活维权 > 内容
共享车泄露隐私

私占共享单车承担的法律责任:

将本应共享的单车安装私锁仅供自己使用,或者是将放置于公共空间的单车搬回私人领域让其他使用者难以发现等就是典型的“变‘共享’为‘私有’”行为。变“共享”为“私有”主要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合法的使用者在行程结束后不予归还,占为己有;二是并没有产生合法使用关系人员私自窃取共享单车。

如果是按照合法流程,通过专门的APP预定并使用共享单车,但是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并付诸实施的就有可能成立刑法意义上的“侵占罪”。我国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位己有,数额较大,拒不归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因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是按照合法流程取得了对单车的使用权,此时使用者是占有着共享单车的,但是单车本身的所有权仍然归属于共享单车的公司。如果使用者在行程结束后不返还单车,反而采用换锁、藏起等方式妄图自己占有单车,并在共享单车公司要求返还时拒不返还就有可能成立“侵占罪”。当然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只有在作为被害人的共享单车公司向法院起诉使用者时,才能依法追究使用者的刑事责任。

共享车软件泄露隐私可以索赔,我们的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向共享车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二是向公安部门报案,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以减少或挽回损失;三是向侵权人索赔。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小编提醒大家:慎开USB调试

对用户而言,重要服务尽可能启用双重验证,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使用安全软件,防病毒和钓鱼网站,一般服务用微博、微信、淘宝等授权登录即可。

如果安卓手机开启USB调试模式,则会产生重大风险。因为手机一旦开启USB调试模式,PC端的软件可以非常快速地对手机进行root操作,手机一旦root,其权限如锁屏密码、绑定账号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随意调用,其安全风险不言而喻,因此建议一般不要开启。此外,应该从正规渠道下载APP安装使用,不要随便扫码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

共享车软件泄露隐私的赔偿:

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后,轻则被广告骚扰,重则被骗取钱财。我们的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以向共享车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共享车软件泄露隐私的维权方式:

1、向共享车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2、向公安部门报案。个人在被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以减少或挽回损失。

3、向侵权人索赔。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4、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其个人信息、日常活动轨迹、消费记录等信息被单车运营公司获取。若用户信息管理不善,会使用户的隐私信息面临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窃用等风险。新《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指导意见》中也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公司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监管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共享单车运营公司的重视和自觉。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